都说“一山不容二虎”是魔咒,可毛泽东、周恩来、朱德,党、政、军三个领域的顶尖人物,
偏就打破了这个规矩,凑成了中国革命的铁三角,这三人能合到一块儿,到底藏着什么门道?
这三位能凑到一块儿,本身就是奇迹。
毛泽东在党内早有“理论家”之名,一篇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把中国革命的根看得透透的,
提出的“枪杆子里出政权”更是振聋发聩,他看问题总能直插本质,
党和红军往哪走,大家心里都盼着他拿主意;
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时就带过兵,后来主持中央工作,上上下下的关系理得顺顺当当,
无论是搞地下工作还是管后勤保障,总能把一盘散沙捏成铁拳头,
关键时刻还能拍板定调,大家都说他“周到细致,让人放心”;
朱德更不用提,早年在滇军就是名将,南昌起义前已经是军长,打仗不要命,
士兵们喊他“朱军长”比喊啥都亲,后来带队伍上井冈山,
那可是实打实的“军魂”人物,有他在,队伍就散不了。
三个人虽然路子不一样,但心里想的全是怎么让中国人站起来,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,
这种“为理想不要命”的劲头,让他们在后来的风风雨雨里,总能拧成一股绳。
南昌起义失败后,部队一路南撤,打到三河坝时就剩2000多人,
后来跑到江西安远天心圩,人越打越少,粮食也吃完了,
士兵们穿着单衣在寒风里哆嗦,有人扛不住就把枪往路边一扔,说“这鬼革命谁爱干谁干”。
当时朱德站出来,也没站高台,就蹲在稻田土坎上,
跟剩下的人说:“大家知道1905年俄国革命吗?他们第一次也失败了,但1917年就成功了!咱们现在就像俄国1905年,只要撑下去,革命总有出头那天!要革命的跟我走,不革命的可以回家,我不拦着。”
那天晚上,有300多人偷偷走了,最后剩下800多个兵。
这些人里头,有后来的开国元帅林彪、陈毅,还有50多个黄埔生,都是硬骨头。
朱德把这800人重新编了队,每天带着跑步、练刺杀,
还讲孙中山闹革命的故事,队伍才算没散架。
后来有人回忆,要不是朱老总在天心圩那番话,
南昌起义这点家底就真败光了,哪还有后来的解放军。
周恩来在上海主持中央工作时,就看出毛泽东这把\"刀\"得用在刀刃上。
1929年红四军七大,陈毅代替毛泽东当了前委书记,
朱毛之间吵得厉害,连林彪都写信劝毛泽东\"离开四军\"。
周恩来在中央收到报告,没听陈毅一面之词,直接拍板:\"毛泽东仍为前委书记\",
还让人起草《九月来信》,把\"党指挥枪\"的道理讲透,后来古田会议就是照着这个调子开的。
后来王明他们从苏联回来,说毛泽东那套是\"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\",
周恩来在苏区却对人说:\"泽东的做法,在井冈山就证明管用。\"
周恩来把自己的军事指挥权让出来,硬推毛泽东\"协助恩来指挥军事\",
会议决议里\"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\"这句话,
其实是给毛泽东铺路。
那时候毛泽东还没完全站到核心位置,
但周恩来每次都在拐弯的地方推一把,让这驾革命马车没跑偏。
1928年4月,朱德带着那800南昌起义火种上了井冈山,和毛泽东秋收起义的队伍汇合。
还有些学生娃,手里的枪都是土造的,打仗没经验;
朱德带来的可不一样,全是黄埔四期的军官带着北伐铁军,
轻重机枪齐全,行军打仗都是正规章法。
两支部队一合编,成立红四军,朱德当军长,毛泽东当党代表,立马就不一样了。
以前井冈山只能打小股民团,合并后头一仗就把国民党一个团打垮了,谭震林后来回忆,
朱老总那支部队一上山,井冈山才算真正有了能打仗的本钱,革命的底气都足了三分。
这三个人能拧成一股绳,根子上还是因为心里都装着“让老百姓过好日子”的念想。
毛泽东管方向,今天打哪里、明天走哪条路,政治局会议上他一开口,总能说到点子上;
周恩来管落实,队伍缺粮了、伤员没药了,他总能连夜想出办法;
朱德管打仗,敌人从哪个方向来、该派哪个团去堵,他在地图前一站,调兵遣将心里门儿清。
三个人各管一摊,但谁也离不了谁,就像长征路上,
毛泽东在马背上写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》定调子,周恩来在指挥部里算粮草弹药,
朱德在前线带着战士们砍竹子搭浮桥,缺了谁这路都走不完。
这种搭配,让共产党的队伍像一台精密的机器,越打越顺。
这三个人凑在一起,就是中国革命的福气。
从南昌起义剩下的800人,到后来百万雄师过大江,靠的就是这种“合”的力量。
他们仨也吵过架,长征路上为走哪条路线争得面红耳赤,延安整风时对文艺政策也有不同看法,
但吵归吵,从没红过脸,因为心里都装着老百姓。
毛泽东在窑洞写《论持久战》,朱德在前线带着部队跟日军拼刺刀,
周恩来在重庆跟蒋介石斗智斗勇,各司其职又互相搭台。
中国革命能碰上这三个人,而且他们还能这么心齐,真是祖上积德。
要是这三个人各打各的算盘,中国不知道还要在黑暗里摸索多少年。
后来有人说“先有伟人后有伟业,先有真人后有真理”,
这三个人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,不是英雄造时势,
是英雄懂得怎么拧成一股绳,让时势跟着正道走。
他们留给后人的,不光是一个新中国,更是一种“合”的智慧:
搞事业,光有本事不行,还得有容人的格局,有共赴生死的担当。
这种智慧,到今天看还是让人佩服。
掘金配资-炒股配资平台-线上配资炒股-线下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